【前言】
閱讀課程規劃之前,
種籽的學習概念,是把孩子這顆種籽浸泡在一座多元的學習環境中,伸展著。
這次的規畫,我們再次調整嘗試,希望可以給閱讀者有更完整的呈現:種籽在這個學習設計裡的想法。以這學期來說,我們重整了導師課的規劃,希望可以讓大家更清晰地了解,導師班設計的核心價值和功能。另外,數學科規劃也做了整合,希望可以讓閱讀的人了解1-6年級的孩子,在種籽數學學習的線性發展。
之後各科的規畫,也希望可以在未來幾個學期裡漸次發展出清晰的脈絡。
在看課程的規劃同時,請記得一起把季節流轉的自然環境,以及人與團體與文化的共鳴脈絡一起思考。
而這學期的種籽,日子會怎麼流轉呢?
九月份開學不久,先邀請大家上山來參加期初親師懇談,
認識孩子們的新導師,跟導師們建立初步關係、達成默契,新舊家庭也有個機會齊聚一堂,如果有個機會,家長們一起清理清一清校園裡單靠老師和孩子們清理不到的地方。
這時,大樹屋前的階梯已經可以撿到種籽的老龍眼樹掉下來的龍眼,紅圓翅鍬形蟲也開始在校園出現蹤跡。
時序往下推移,桂花的香氣將會彌漫在廣場,坐在老人街都可以聞到暖風送來的清香,這段時間,颱風有可能拜訪北台灣、拜訪我們,所以當有颱風的消息,
還請大家注意學校發出的訊息,一旦需要臨時應變,比如說路暫時不通,或是一日校外教學,還請大家不用緊張,保持機動,互相幫忙。
十一月,高屏校外教學登場,
各年級的孩子跟爸媽們,可以開始對於全校校外教學的群體生活,有些準備和練習,而老師們,帶著孩子體驗與家庭旅行不同的群體生活,走踏我們漸漸熟悉的土地。
漸漸,天氣轉冷,青楓轉紅,楓香變黃,接著就有滿地的刺刺果(楓香果實)可以玩。
精靈似的灰喉山椒,雄鳥用艷紅色、雌鳥用鮮黃色換來校園裡的驚嘆和雀躍。
這段時間,校園的重心會轉到文化日上,今年的主題是:泰文化日。
帶領孩子感受東南亞的熱情與安靜,在泰國的暹羅文明和現代的創新巧思,拓展新的視野和想像。
到了一月,
如指甲般大小台北樹蛙會在生態池開始求偶,產出白色的泡沫行卵塊。
楓葉落下孩子們可以到五字頭教室前去收集紅葉做紀念。
路旁山櫻花相繼開放,運氣好,期末親師懇談大家就會在粉紅色的霧裡上山。
評量週,老師們進入羅織評量的工作狀態,種籽就這麼重新等待春天。
這是種籽每學年上學期的時序情境,
在這些過程中,法庭、生活討論會、空堂和導師班所有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會貫串在孩子的生活經驗、對話與積累中。
邀請大家帶著這樣的理解,走入種籽這個共同學習、共同生活的場域。
2017,7月 種籽教師團
【106上學期課表】

【106上學期課程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