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籽的社會領域課程結構
社會科包括了歷史、地理與公民三個領域的學習,因此社會學習領域是統整了自我、人與人、人與環境間互動關係所產生的知識領域。
由於所涵蓋的能力範圍非常的廣泛,就一般的智識課程來說,我們提供了歷史與地理方面的相關課程〈目前有戰爭與歷史中、土地之旅中、人類故事高〉讓小孩學習,經過課程的討論與統整後,希望在中年級時,提供歷史、地理為主要的材料,引領小孩進入探索社會人文的領域;而後在高年級的人類故事做合科整併的學習,期盼在這樣的方式底下,培養出孩子在面對自我及與人相處,乃至與環境相處時,可以用不同的角度和觀點來看待事情的胸懷,還有解決問題的能力;相對來說低年級的小孩,因為還處在對環境與人際的摸索和觸探之中,他們這個階段是適合在各種的生活經驗當中,去發展出未來與社會知識接軌的各項連結,所以在種籽,生活就是低年級最好的社會科學習。
公民這個部分因為是更貼近生活的層面,所以並沒有排定特別的課程,而是將它散至在其他與生活連結性高的學習場域裡頭,例如:小孩可以透過法庭的機制,學習到基本做人的節度,不去逾越別人的界線,和處理事情的方法;在生活討論會,則是學習對議事規則的釐清,討論事情的態度與方法,尊重不同聲音的表達,遵守共識的決議;空堂的時間裡,學著安排時間的規劃,琢磨人際關係的互動,發揮創造想像的能力。舉凡在這些場域所營造出的學習契機,都是希望能夠讓小孩由生活當中將一個公民所應具備的能力潛移默化的吸收內化。當然家庭教育在社會科學習的領域也佔了相當重要的比例,很多習慣與觀念的建立其實是源於家庭的,所以家庭與學校,乃至於整個社會建構出了學習社會科的一個脈絡網,是彼此互相牽動和關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