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籽的課程哲學:穩定提供豐富的課程和生活火花
在種籽的課程,可以用兩種角度來理解。
第一種,是「必修課」和「選修課」。
除了以下列出的必修課,其他的課程是選修課,也可以有不選課的「空堂」。
第二種角度,是從「顯性課程」和「情境與隱形課程」來理解。
*情境與隱形課程
種籽在整個場域的設計上,提供了一個讓孩子浸泡在其中的情境,
孩子們像是顆梅子,就在情境中醃啊泡啊,久了就有了屬於這顆梅子的味道出來。
所謂的情境,包括…
- 有規劃前言提到的自然時序、以大活動構築成的生活重心;
- 有 空堂設計提供孩子們練習選擇、取捨、承擔、自處和與別人相處;
- 法庭,提供孩子們練習說明白自己的挫折或委屈,協助孩子練習相互尊重,經由討論來回感受自由和界線的相互關係;
- 生活討論會,讓孩子有機會經歷全校性討論,在不同年齡用不同的方式和程度參與公共事務;
- 導師班則給孩子一個在學校的基地,讓孩子以此為據點,向外探索在種籽發生的種種經歷。有一個清晰、可以對應的導師與孩子長線工作或對談,在親師溝通時,也有個明確的窗口。
這些情境,像是一棵樹的主幹,貫串著孩子們的種籽經驗。
*顯性課程
另外就是老師和兼課老師們開設的課程。這些課程涵蓋了幾種不同的價值:
- 有時課程提供給孩子的是學習如何學習的基本功。
基本功分兩塊,一是帶著孩子掌握人類世界兩種基礎符號的基本功,是透過長線存在的系統式學習,琢磨學習態度、個別學習風格等自主學習的重要核心。
- 有時課程提供給孩子的是一種滋養,讓孩子可以透過課程獲得一種興趣、一種用來自處或是交朋友的觸媒。這興趣或觸媒有時會讓孩子獲得內在安定的能力,有時是透過肢體上的開展而有外在平衡的力量。
- 有時,課程像是伸展的翅膀,提供與外部世界的探詢和聯結。從孩子自身的經驗出發,向外擴展到更大的世界,觸碰自然、文明或人際經驗中更廣大的世界。
- 有時,課程更接近實際工作和實踐,讓孩子有機會把既有的能力組織並綜合應用出來。
種籽的選課哲學
每個學期的課程規劃,很像這學期教師團為小孩調製的配方拼盤, 之所以要調製這款配方拼盤,是希望種籽的小孩可以透過這些配方,吸取想要的營養,成長又健康。
身為配方調製的師傅,我們試著寫下一些提醒,希望種籽的大人小孩, 可以心情愉快、充滿期待的來服用這帖專為你們調製的配方。
設計配方的時候,種籽在想些什麼?
(1) 整個配方,是一種拼盤。請「適量取用」,爸爸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盡量不要吃太少( 都不選課就像都不吃東西,可能會感覺肚子餓 ),也不要吃太多( 選太多課,沒有空堂,擔心消化不良)
(2) 選了課之後,可以先試上兩個星期,如果真的不合自己的口味,可以改變決定。但是兩個星期以後,就要練習為自己做的選擇負責,把選的課上完。
如果真的有充足的理由,覺得這個配方有害健康,請鼓勵孩子找導師討論,或開啟親師對話,再做決定,免得失去了成長的機會
(3) 大家在服用配方的時候,常常會想到「營養均衡」這件事,於是,很容易覺得:我要選靜的課程, 也要選動態課程。或者,自然類、社會類、體育類、音樂類、藝術類……每一類的營養都不一樣,所以都得要攝取一點。這確實是很好的思考點,但是,請注意…….
要健康服用這份配方,建議用另外一個方向來思考「均衡」這件事。
種籽要注意的均衡,比較是「成長上的均衡」:
「固定課程」和「空堂自我探索之間」的均衡;
「我真的很喜歡的課程」和「可以幫助我成長」之間的均衡;
「我想要課堂學習」和「我想要自由」之間的均衡;
「我自己想要追求的學習」和「我為了跟朋友在一起而選課」之間的均衡。
「享受我擅長和熱情的學習」和「我不熟習、會面對困難和挑戰」之間的均衡。
這許多均衡,我們這些調製配方的師傅總是記掛在心上。
低年級的服用指南
請跟爸爸媽媽一起討論,找自己可能會喜歡的配方,試試看,不要怕,有問題可以找大人談談。 身為低年級的小朋友,有許多空堂的時間,因為空堂也是一種很重要的營養,讓小孩有機會去理解小學生的生活、熟悉校園裡的環境、親近種籽的動物植物、老師和其他小朋友,還有,優哉游哉地探索生活裡發生的大小事。
中年級的服用指南
請先試著自己找出想要選的課,用課程規劃上附的課表畫畫看,看看自己選什麼課?每天的時間安排如何?會不會營養不夠?會不會吃太撐?建議孩子跟爸爸媽媽分享自己選擇的配方,看看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值得考慮看看。
高年級的服用指南
請孩子先想想自己現在的學習狀況,然後,看看今年老師們為高年級調製的配方,為自己選課。 理論上,高年級的孩子很快就可以知道自己想要服用的量和內容。如果不是,那麼讓你為難的是什麼呢?開學以後可以跟導師討論看看。 尤其思考著:在即將離開種子的這兩年,我想要把握與嘗試些什麼? 不要忘了思考自己寫作業的時間,以及空堂時間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