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籽的國語必修課程結構
因為語文是智識學習的基本工具,孩子必須經過系統性的建構,始能精熟,故列為必修。
我們相信由孩子自身的經驗為出發點所建構的語文知識方能紮實成長,因此以啟發學習興趣,豐富多元學習經驗為初始,逐漸發展出三大學習主軸:閱讀、寫作、作業,然後再整合為語文科的高階課程。
低年級的孩子以引起動機為最大目的,在語文課堂進行整合式的學習,同時建立學習的節奏感。
中年級的作業線提供結構性的學習方式,藉由真實面對量化的語文學習責任,一步一步長期累積孩子的書寫、詞彙量與自學能力。
閱讀與寫作均為深化語文學習不可或缺之能力,這條學習線提供孩子多元的語文經驗、自我對話的機會與長線閱讀的習慣。兩門課程的重點不同,但有相同的學習核心。
進展至高年級課程,三大主軸的課程發展則重新整合,作為深化學習與創造的基礎。
這有點兒像是教孩子蓋房子,先玩各種關於蓋房子的遊戲、去參觀不同的建築物引起孩子的興趣,然後分門別類的教孩子畫設計圖、認識建材、砌磚塊、木工、鋪瓷磚等方法,同時繼續欣賞各種不同形式、不同國家的建築風格,以拓展孩子的視野,同時也讓孩子嘗試做一些局部的建造探索;然後孩子會依自己的興趣與喜好繼續發展蓋屋的基本能力,這時候也開始嘗試自我的創造與對建築物的探索。
階段 |
課程 |
教學目標 |
使用方法 |
低年級 |
語一語二 |
1. 學好注音符號。2. 聽懂別人說話,可適切表達自己的意思。3. 培養對語文的興趣。4. 養成藉由拼音讀書的能力。5. 認識字、辭典並練習使用。6. 運用六書(尤其是象形和形聲)產生對字、詞義的感知能力。7. 能聽說基本的字詞句型,並獨立閱讀200字~400字的文章。8. 可以自己編說故事。(約100~200字)9. 能夠書寫短句與記敘文 |
經由多元智能的教學方式提供孩子豐富的語文與生活學習經驗,基本字辭能力的操練在此階段多半隱藏在遊戲及活動中,練習的目的多為增加使用文字經驗與建立自學的習慣。內容包含繪本閱讀、中國寓言、童話故事、故事討論、圖畫寫作、角色扮演、生活寫作、文字遊戲、韻文賞讀……等等。 |
中年級 |
閱讀寫作三閱讀寫作四作業三作業四 |
1. 建立自己的閱讀習慣。2. 培養團體分享討論的能力。3. 增加不同文體的閱讀寫作經驗以拓展思考角度、生活體驗,與文化互動。(童詩、記敘文、散文、故事、遊記、漫畫、笑話、剪報、寓言、成語故事)4. 產生藉由書寫來表達自己與創作的能力(約300~400字)5. 繼續運用六書(形聲字、會意字)累積字詞量和字感,以求正確使用字詞及詞句修飾。6. 建立整理出文章大意的組織能力。7. 能表達對文章的感想。8. 建立學習歷程的自我回顧與檢測能力。 |
從實際經驗建立閱讀與討論的能力(以故事、文本閱讀、時事討論、紙牌遊戲、電影欣賞,與節慶生活……為引導媒介),然後再串接延伸的文字創作活動。用寫週記,或依孩子的學習情況給予適當的剪報或是閱讀紀錄…等方式,來增加利用文字紀錄與分析討論的經驗。開始有具體的抄寫訓練、複習方法、文本分析引導習作和檢測。 |
高年級 |
語五語六 |
1. 累積自我觀照的寫作能力。2. 能進行主題的閱讀、討論與創作。3. 讀書紀錄與報告的寫作。4. 養成提出問題,看法及評論的能力。5. 由字感延伸到詞感,並理解詞彙在文句中的感應與運用。6. 文本延伸創作的能力。(記敘文、抒情文、論說文)7. 建立自主學習的能力與責任感。 |
配合孩子個別興趣與能力進行個別的閱讀與創作(透過共讀文本、說書、朗讀、角色扮演、觀察、主題活動、古詩文閱讀、文字與影像對照……等媒材導入),成人與學童進行深入的對話,每兩至三週完成一本書的報告。有定期的檢測回顧自我的學習狀況呈現,尋找克服困難的方法並執行。 |
另有神話課,及其他領域課程(如故事基地、土地、人類故事、戰爭與歷史、表演、文字時光機…等)均有助於發展學生的語文能力,可以建議孩子選修。
種籽的英語必修課程結構
從九十五學年度開始,種籽的英語課分為四級,授課對象分別為三、四、五、六年級,為長線性的選修課程。
小孩的母語讀寫能力基礎較為穩固之後,再進行英語的學習,整體學習效率比較高,此外也有相關研究顯示最佳英文學習起始年級介於小二至小四之間。在種籽,小孩經過兩年的必修學科學習歷程與各方面的摸索發展,我們認為從三年級開始上英語課是比較適當的。
在課程內容與目標方面,是以聽、說為主,讀、寫為輔,希望能引發小孩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基本的英語口語溝通以及讀寫能力,同時認識一些外國的文化與習俗。
課程 |
授課對象 |
教學目標 |
教學內容 |
英語三 |
三年級 |
1.引發學習英語的意願,不會排斥英語。2.認識字母形狀和聲音,可以連結字母名稱(letter name)與字母聲音(letter sound)。每一個字母的代表字的單字聯想至少一個。例如:a-apple,b-bee,c-cat。3.可以正確寫出二十六個大小寫字母。4.學過的單字,其「聲音」與所指涉的物品(或動作)的連結。5.簡單口語對話經驗。 |
˙聲音聆聽與模仿˙字母形音連結˙聽力練習˙對話練習˙歌謠與韻文˙遊戲活動˙單字認讀˙字母摹寫練習 |
英語四 |
四年級 |
1.發展出自己的英語學習模式或習慣。2.可以進行[子音+短母音+子音]的拼讀。對於[子音+短母音+子音]組合成的單字,可以見字發音或聽音拼字(毋須事先知道單字意義)。3.運用學過的字母拼讀規則來分析單字,並試著拼寫出來。4.口語對話練習。5.句子的認讀。6.開始分級讀本或繪本的閱讀。 |
˙聲音聆聽與模仿˙聽力練習˙對話練習˙單字拼音分析與記誦˙角色扮演˙遊戲活動˙歌謠與韻文˙朗讀練習˙繪本小書閱讀˙單字與句型摹寫練習 |
英語五 |
五年級 |
1.學習主動性的形成,例如:看到沒學過的單字可以主動拼拼看唸唸看。遇到沒學過的單字或句子,願意根據上下文猜猜看。2.繼續見字發音與聽音拼字的練習。3.運用學過的字母拼讀規則來分析單字,並試著拼寫出來。4.在設計過的情境下,綜合運用已學過的單字和句子來對話。5.開始認識句子的結構(不談文法,但將相同句型的幾個例句放在一起,讓小孩看見它們的結構)。句子的仿寫。6.分級讀本或繪本的閱讀。 |
˙聲音聆聽與模仿˙聽力練習˙對話練習˙單字拼音分析與記誦˙角色扮演˙遊戲活動˙歌謠與韻文˙朗讀練習˙繪本小書閱讀˙單字與句型摹寫練習 |
英語六 |
六年級 |
1.見字發音,聽音拼字逐漸能習慣成自然。2.愈來愈能熟練運用字母拼讀法來分析與背誦單字。3.在設計過的情境下,綜合運用已學過的單字和句子來對話。4.認識句子的結構,以及句型中的文法概念。5.分級繪本的精讀:能自力念出或讀懂一半以上的字句;在適當協助下找出關鍵字詞、重點句型;試著寫出小小評論。6.綜合運用已學過的單字和句型,進行簡單的句子書寫。7.對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英文(如看板或廣播),有基本的感覺或認識。 |
˙聽力練習˙對話練習˙角色扮演˙聽與讀故事˙遊戲活動˙歌謠與韻文˙句型摹寫練習˙句子結構分析與記誦˙閱讀練習˙延伸創作 |